2022年8月5日,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微半导”)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证券代码为688380.SH。
以世界第一为前进方向
中微有限(中微半导前身)成立于2001年,聚焦数模混合信号芯片、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致力于成为以微控制单元(MCU)为核心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
自成立以来,中微半导便围绕智能控制器所需芯片及底层算法进行技术布局,经过20余年的深耕,积累的自主IP超过1,000个,可供销售的芯片800余款,具备技术全面、产品线丰富、人才团队建设完善、供应链保障度高等优势。公司秉持“做强中国芯,服务全世界”的企业使命,以“成为世界第一芯片设计公司”为前进方向。
凭借高可靠性、高集成度和低功耗等特点,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小家电、消费电子、电机电池、医疗健康等领域,部分进入大家电、工业控制和汽车领域,被美的、格力、九阳、苏泊尔、小米、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TTI(创科集团)、Nidec(日本电产)等国内外品牌客户采用。
2019年至2021年,公司业绩表现较为突出,累计出货量超过16亿颗,营收由2.45亿元增长至11.0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13%,同期归母净利润由2497万元增长至7.8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61%。
发力工业级、车规级产品国产替代
目前,国内厂商在消费电子、智能仪表等MCU的中低端应用领域发展迅速,但很多市场空间比较大的领域(比如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物联网)都被国外的MCU厂商垄断,国产MCU自给率不足10%。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芯片自主可控作为中国产业升级的必经路径,国产替代已经成为产业界和政府的共识。
公司经多年积累,具备主流系列MCU、高精度模拟、功率驱动、功率器件、无线射频、高性能触摸和底层核心算法的设计能力;产品在55纳米至180纳米CMOS工艺、90纳米至350纳米BCD、高压700V驱动、双极、SGTMOS、IGBT等工艺制程上投产,可供销售产品800余款,可满足多个细分领域不同客户对芯片功能、资源、性价比的差异化需求,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公司发力工业级、车规级产品,电机与电池芯片高附加值类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逐年提升。未来,公司也将重点研发车规级芯片项目、大家电和工业控制MCU芯片。中微半导将依托国际一流的资深设计研发团队,实现技术突破,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丰富产线,力争在工业控制、汽车等多个细分领域实现芯片的国产替代。
汽车智能应用
全新CSP封装MOSFET 针对锂电池保护
中国MCU市场增速领先全球
近年全球MCU出货数量和市场规模均保持稳定增长,MCU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物联网、消费电子、通信等下游应用领域的使用大幅增加。根据IC Insights预测,2021年全球MCU市场规模将达157亿美元,2024年将达188亿美元,3 年CAGR预计达到6.19%。全球市场以汽车电子和工控为主。
由于物联网、汽车电子等行业的增速领先全球,近五年中国MCU市场增长率(CAGR为7.2%)是同期全球MCU市场增长率的4倍。2019年,中国MCU市场规模达到256亿元。2020年,虽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MCU市场规模仍超过268亿元。据IHS数据预测,2022年中国MCU市场规模将达到3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