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机器人(02252.HK)香港主板上市
尚合資本

2021年11月2日,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hanghai MicroPort MedBot (Group) Co., Ltd.(以下简称“微创机器人”)(02252.HK) 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微创机器人,分拆自微创医疗(00853.HK),总部位于上海,是全球第一梯队的手术机器人公司,致力于设计、开发及商业化创新手术机器人,以协助外科医生完成复杂的外科手术。

作为微创医疗的内部孵化项目,微创机器人于2015年开始独立运营,致力于面向微创伤手术的前沿发展需求,运用机器人、智能控制、传感与信息领域的精尖研究和产业集成,创新性提供能够延长和重塑生命的机器人智能手术全解方案,建设一个全球化布局的医疗机器人全解方案创新平台。经过多年研发创新与产业积累,微创机器人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千名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了手术机器人全链条底层技术的集团化运营公司。

微创机器人是截至目前全球唯一一家业务覆盖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五大“黄金赛道”的手术机器人公司,其产品组合包括一款已获批产品及八款管线产品。公司三款旗舰产品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和鸿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均已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绿色通道”),且蜻蜓眼®已于2021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微创机器人还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战略合作,与多个顶尖国际手术机器人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在新加坡等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加快布局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全球的研发资源,吸引世界顶尖人才,开展海外注册与市场推广,构建深度融合的技术研发与产业联合的国际化创新平台。

手术机器人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提升手术精准度和稳定性,缩短患者术后恢复周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减少术者的辐射暴露等。随着全球手术机器人产业不断成熟,手术机器人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统计,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3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83亿美元,并可能于2026年达到336亿美元。

在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市场渗透率极低,2020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仅为4亿美元。但中国患者人数众多且对微创伤手术的需求旺盛,增长潜力巨大,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38亿美元,同时,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例有望从2020年的5%增长至2026年占全球市场的11%。